• 川渝视线
    手机版
    川渝视线
  • 川渝视线
    微信
    川渝视线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四川:西昌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2021-08-28 20:31:1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禅心何流 

  轻轻打开套袋,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散发出清香。8月20日,在西昌安宁河畔的通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礼刚和工人们看着已经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满意地笑了。
 
 
  “全市今年仅葡萄产值预计可达17亿元。”当人们对这一数字感到惊叹时,西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只是西昌市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探索创新以主导产业为牵引、主体功能区为保障的产业改革发展新模式,西昌市通过划定粮食主导产业生产功能区和“1+2+4+N”现代特色农业功能区,构建以葡萄、蔬菜、花卉为重点产业,以玉米制种、油橄榄为特色产业的“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功能区双向考核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我们谋划的乡村振兴的未来。”西昌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西昌市地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安宁河平原腹地,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全市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耕地面积74.8万亩,是攀西特色农业主要生产基地。
 
  近年来,西昌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优质稻、制种玉米、精品花卉、特色水果、绿色蔬菜、地方水禽、生态畜牧、“1+X”经果林等八大支柱产业初具雏形。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51.4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56元,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全市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葡萄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西昌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规模化种植,2017年以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葡萄产业迅猛发展,现已成为西昌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
 
  “我家6亩土地都流转给通生公司,我又在公司务工,管理葡萄,收入还不错。”王礼刚说。另外一位工作人员王礼富说,“自己69岁了,在通生公司上班,学会了很多葡萄种植、管理技术。”
 
  西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无霜期长的独特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葡萄生长。2020年,西昌市种植葡萄面积10万余亩,以晚熟品种克瑞森、阳光玫瑰、黑提为主,总产量超19万吨,总产值17亿元左右。每年从8月陆续上市,10月底-12月葡萄大量上市,吸引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云南等地客商前来采购,经济效益突出,引起全国葡萄业界的广泛关注。2018年,“西昌葡萄”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19年,西昌获得“中国晚熟葡萄之乡”和“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西昌葡萄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西昌市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和众多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带动了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激发了近4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建设,产业配套逐步得到完善,尤其解决了周边山区贫困群众就地就园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增收效益近2亿-3亿元,全市呈现出小农户与大基地并存的生产格局,西昌葡萄产业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初步形成各生产经营主体多赢、共赢的格局。
 
  打造“全国一流”杂交玉米制种基地
 
  近日,在位于西昌市阿七镇的西昌市现代玉米种业园区内,一株株约2米高的玉米正茁壮成长,占地10.67亩、建筑面积5878.88平方米的园区服务中心就掩映在玉米之间。
 
  为发展玉米制种产业,西昌加强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西昌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在玉米制种基地开展新品种品比实验,筛选出适合西昌及相邻区域种植的优质、抗逆、高产玉米新品种。同时,引进6家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创新发展,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紧密围绕育种目标,充分利用玉米近缘材料和现有核心种质资源,遵循和利用杂交优势类群和模式。
 
  通过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西昌已带动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500多人创业就业。依托基地制种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制种大户,带动1860余人就业。
 
  2020年,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西昌全市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5.6万亩,总产杂交玉米种子1162万公斤,总产值1240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到2500余元,亩均增收1000余元。基地制种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87元,高于西昌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
 
  截至2020年,西昌市种业核心区面积1万亩,实现年生产玉米种子1.2万吨,销售收入4.7亿元,推广服务于我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总耕种面积1120万亩。
 
  现代玉米种业园区以安宁河为发展轴线,按照“全国一流、国际先进”热带血缘现代玉米种业创新基地的总体规划,紧紧围绕“1+10+15”,即园区核心区规划面积1万亩,建设面积10万亩,带动周边良繁15万亩的目标加快发展。
 
  探路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西昌市农业农村改革工作紧紧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线,着力做好“人、地、钱、产”四篇改革文章,努力蹚出一条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
 
  实施优势产业拓展工程,优化特色水果、精品花卉、绿色蔬菜等优势产业对贫困户的技术帮扶、产品培育、产销对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30.82%,强化产业脱贫,西昌入选首批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县。
 
  西昌位居安宁河谷综合开发重点区、处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心区,作为凉山州州府所在地,践行使命担当,围绕创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验示范区,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引领,围绕州府城市、重点集镇、中心村落、聚居区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规划编制,着力建设攀西地区现代化国际性中心城市;坚持基建先行,实施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乡村发展需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坚持示范带动,依托农村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康养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建设特色小镇、生态村庄、休闲农庄、美丽农家。
 
  在产业结构方面,构建以葡萄、蔬菜、花卉为主导,以玉米制种、油橄榄为特色的“3+2”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体系,做强优势产业;全面落实产业园区“园长制”,构建“一项产业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政策体系”的工作机制,以及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发展模式;坚定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钒钛钢铁+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为重点,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以工带农、以工辅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支撑。(禅心何流文/图)
 
  原标题:西昌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上一篇:四川省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下一篇:四川省乐山市改革促振兴 乡村美如画

热点推荐
  • 重庆江津:提档升级五条精品线路...

  • 三峡游轮将复航、各大主题活动重...

  • 邓小平故里景区新增的“福”字碑...

  • 2021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

  • 雅安茶厂引进优秀高层次人才 传...